目录

旋前圆肌锻炼(旋前圆肌肌肉拉伤)

肌肉锻炼2023年03月19日 21:20:09
小伙伴们关心的问题:旋前圆肌肌肉拉伤,或者旋前圆肌锻炼的知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求掰手腕的技巧。 2、手不能抓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掰手腕需要用到哪部分肌肉? 4、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各支配什么肌肉?这些肌肉各负责什么运动? 5、前臂肌-前群 6、旋前圆肌 求掰手腕的技巧。 掰...

旋前圆肌锻炼(旋前圆肌肌肉拉伤)

小伙伴们关心的问题:旋前圆肌肌肉拉伤,或者旋前圆肌锻炼的知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求掰手腕的技巧。

掰手腕这个动作涉及的肌肉群主要有:

前臂屈肌群、肱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肱桡肌、三角肌前束、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同时可能影响的因素还有核心肌群和下盘的稳定度。

掰手腕这个动作涉及到肌力和肌耐力的问题,训练时可以采用高低次数相结合的方式。

并且有很多应对比赛所专门采用的技巧,要多加练习,毕竟有力量却使不出来会很麻烦……

比如以下几个点:

①姿势。掰手腕考验的不只是手腕,还要依靠全身的力量。所以姿势很重要,双脚要扎稳,腰要挺直,双肩要放开。

②呼吸。用力时要与呼吸相配合,并且最好有一个向自己身躯方向拉的角度,这样容易破坏对方的用力方向。

③前臂与上臂之间的V字型角度尽量要小些,同时手腕要稍微弯曲,也就是向手掌方向扣一点。

④当双方发生僵持时,不要想速胜而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适当留有余力,在找到对方失去自信心或是喘息松懈的时刻再发力。

⑤自信心。从心理上要有必胜的信念;不能一感到吃力就认输,很多时候需要咬紧牙坚持,比拼毅力。

还有一种技巧,叫抢腕,一般是跟自己同等水平或者高出一点的人进行的时候使用,即腕部在开始的一瞬间比对方先向内压,抢占优势。

最后,掰手腕易造成肌肉拉伤【旋前圆肌】和前臂骨折,注意作充分的准备活动,适可而止。

手不能抓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手握不紧拳头,常见原因是肌肉劳累、肌腱水肿出现肌腱卡压、支配神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具体如下:

1、肌肉劳累:肌腱在手中起到重要作用,手部活动的握拳头主要靠屈肌活动,如果频繁活动,出现肌肉劳累,会导致疼痛而不敢握拳头;

2、肌腱水肿:肌腱在腱鞘内水肿,产生卡压,使活动受阻或活动疼痛,出现手握不紧拳头。疼痛缓解后可以恢复,手部力量正常,活动范围不受限制;

3、支配神经受损:手没有力量握紧拳头,手部力量出现受损,主要是支配手指弯曲的肌肉、神经出现压迫,伴有手指麻木、前臂肌肉萎缩。临床常见为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出现旋前圆肌综合征,出现疼痛感、手掌麻木感,同时又有手弯曲,以拇指、食指为典型表现,不能屈曲,但小指和无名指正常;

4、神经系统疾病:如运动神经元异常的疾病,出现不明原因肌肉萎缩,导致手握不紧拳头,但相对较少见。

因此针对手不能握紧拳头的症状,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明确原因进行治疗。

掰手腕需要用到哪部分肌肉?

掰手腕会用到前臂屈肌群.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肱桡肌.三角肌前素.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涉及到肌力和肌耐力的问题,训练时可用高.低次数相结合。掰手腕易造成肌肉拉伤【旋前圆肌】和前臂骨折,注意作充分的准备活动,适可而止

[img]

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各支配什么肌肉?这些肌肉各负责什么运动?

1、正中神经

支配手外在肌共9块:即掌长肌、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食中指指深屈肌和4块指浅屈肌。支配的内在肌共有4.5块:分别是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为半块)和第一、二蚓状肌。损伤后出现猿手。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使手桡侧屈曲,屈腕。

2、尺神经

支配外在肌共3块:即尺侧屈腕肌、环小指指深屈肌。内在肌共14.5块:即骨间肌7块、第3、4蚓状肌2块、小鱼际肌群4块、大鱼际肌群中的拇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头1.5块,尺神经在臂部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屈4、5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内收力弱。

3、桡神经

支配手部腕背侧的全部肌群12块:即伸腕肌3块、拇长、短伸肌及拇长展肌3块、指总伸肌4块、食小指固有伸肌2块。损伤后出现垂腕。

扩展资料:

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1、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根据神经损伤后出现的症状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需要医生具有很好的神经解剖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你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2、治疗方法的选择

从我们治疗大量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大部分是部分神经损伤如牵拉伤、撕裂伤等,少部分为完全性横断伤如刀砍等。如为刀砍伤手术吻合神经是第一选择,如果为部分损伤,康复治疗是第一选择。

3、神经恢复

神经恢复是非常缓慢的过程,神经损伤程度不同,恢复时间不同,神经损伤恢复最长时间1-2年,短的1-2个月,通常3-6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桡神经

百度百科-正中神经

百度百科-桡神经

前臂肌-前群

前臂肌的问题,斜角肌一定要处理,位置与结构—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桡、尺骨的周围,主要作用于肘关节、腕关节和手关节。

前臀肌多为长梭形肌,这些肌肉的肌腹位于近侧,向远侧移行于长腱,因此前臀在外形上愈向手侧愈细。

前臂除了屈、伸肌外,还有回旋肌,这对手的灵活运动有着重 要的意义。

按解剖位置,可将前臂肌分为前群和后群,各群又分为浅、深两层,

前群主要为屈肌和旋前肌;后群主要为伸肌及旋后肌。屈肌主要起自肱骨内上髁;伸肌主要起自肱骨外上髁。

位置与结构-肱桡肌

肱桡肌位于前臂前面的外侧部皮下,为长而扁的梭形 肌,因为它的两个连接处至肘部的距离,与大部分肌肉比较,使它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因此肱桡肌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和有效的肘部屈肌。

起点:至肱骨髁上嵴外侧

止点:至桡骨茎突基底前

功能:屈肘并使前臂从旋后或旋前位恢复至中间位置。

神经:由桡神经(C5~6)支配

供血:由桡侧返动脉供血

症状-肱桡肌

网球肘、 拧毛巾时手肘疼痛

1.网球肘的主要原因之一。

2.拧毛巾时、转动门把时、拧螺丝钉时疼痛、有时抱小孩时也感到疼痛,甚至无法抱起小孩。

3.握手时手握紧则感到疼痛,用力转动手腕则疼病加剧。

4.握拳的力量微弱(网球拍从手中松脱,拿瓶子倒果汁时感觉困难)。

5.当你在标准键盘上打字时,你的腕部通常是朝尺侧翘起的,这要求尺侧伸肌保持收缩以维持手在适当的位置,新的、有角度的、根据人类工程学设计的键盘会使你的腕部变得更直一些并且尺侧伸肌也更容易做到。

6.大多数手工活动的使用必然会使腕部向尺侧翘起。结果,正常情况下,尺侧伸肌受到艰苦工作的支配,并目通常非常有力,但是会使它们过度劳累,这就让尺侧腕部痛成为一个信号,即你需要变换手的姿势以给尺侧伸肌一些缓解。

编辑:福建南安黄川琦

旋前圆肌

位置与结构-旋前圆肌

位于前壁前面上部的皮下,构成肘窝的内侧界,为圆锥状长肌

起点有2个头:—是肱骨头,起自肱骨内

上髁、臂内侧肌间隔和前臂深筋膜。另一个是尺骨头,较小,起自尺骨冠突。两头之间通过正中神经,两头在正中神经前面汇合后,肌束斜向外下方,先在肱肌和肱二头肌腱的浅面,后于桡骨掌侧面而形成扁腱,止于桡骨中1/3的背面和外侧面。

功能:使前臂旋前和屈肘

神经:受正中神经(C6~7)支配

供血:尺动脉和前尺侧返动脉

症状-旋前圆肌

疼痛部位:大拇指根部疼痛

旋转手臂时疼痛

1.拿着杯子的手无法向外旋转,

2.疼痛集中于前臂和手部,小指的尺骨侧和中指手背侧,

3.旋前圆肌的劳损发送痛觉至腕的拇指侧的很大一块区域。痛觉可能延伸至拇指基底部并向上至前臂内侧。旋前圆肌的劳损能引起肌肉挤压正中神经。而结果导致的手部麻木会错误地归因于腕管综合征。

4.网球肘的主要元凶之一。

桡侧腕屈肌

位置与结构

位于前臂前面中部皮下,外侧为旋前圆肌和肱桡肌,内侧为掌长肌,是一块典型的梭状肌。

它以细的肌腱,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前臂筋膜,肌纤维斜向外下方移行于细长的腱,其腱穿过屈肌支持带的深面,沿大多角骨沟到手掌,止于第2~3掌骨基底部的掌侧面,肌腱在经过大多角骨沟内时,周围包绕腱滑液鞘,称桡侧腕屈肌腱鞘。

功能

此肌主要是屈腕关节,因止点偏外,从而也可使手外展和前臂旋前。

神经:正中神经

供血:尺动脉

症状

疼痛部位:手腕和手掌手指疼痛,扳机指~手指无法伸直

1.手部、手腕、和手指疼痛.【扳机指】(手指无法伸直),高尔夫球肘,做转动手部使双手以圆形托起物品的动作时疼痛。

2.手指屈肌紧绷,无法做握紧的动作,用剪刀剪物时疼痛。

3.桡侧豌屈肌损伤能引起拇指基底部附近的手腕内侧产生传导痛,这种痛觉常被误认为是手腕扭伤。拇指近掌心的球形部分的肌肉本身也能引发同一部位的传导痛。

掌长肌

位置与结构

位于前臂前面正中线部位,上述诸肌的内侧,肌腱很小,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前臂筋膜,肌纤维斜向下方移行于细长的肌腱,经屈肌支持带的浅面和掌腱膜相连。

15%的人,掌长肌已经消失。

功能

此肌主要是协助其它肌肉屈腕关节,紧张掌腱膜,并稍有使前臂旋前的作用。

神经:正中神经(C7~T1)

供血:尺动脉上段及尺段返动脉

症状

疼痛部位:前臂正面中央延伸到手心,掌长肌的损伤导致手掌的灼烧感或针刺感。当掌长肌内出现损伤时,使用对手掌产生压力的工具会引起极端的疼痛。痛觉还可在前臂内侧的下半段感觉到,这块肌肉的损伤不引起指痛,但常与掌腱膜挛缩相关,后者表现为无名指和小指保持向内弯曲且伸指障碍。

尺侧腕屈肌

位于前臂内侧缘皮下,指浅屈肌的内侧,为长而扁平的半羽状肌,起端有2个头;—个为肱骨头,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前臂筋膜;另一个为尺骨头,起自尺骨鹰嘴和尺骨背侧缘上2/3,两头之间有尺神经通过。肌纤维向下移行于短腱,经屈肌支持带深面,附着于豌豆骨,并续于 豆钩韧带和豆掌韧带,在其止点处,常发现一小滑液囊,称尺侧腕屈肌囊。

功能

此肌为强大的屈腕肌,同时协助屈肘并使腕向尺侧屈。

神经:尺神经(C7~T1)支配。

供血:血液供应来自尺侧上副动脉的分支,循尺神经向下行入肌,以及尺侧返动脉的分支。

症状-尺侧腕屈肌

疼痛郎位:小鱼际与抓握时掌根部疼痛

症状表现:

1.手部、手腕、和手指疼痛,【扳机指】(手指无法仲直),高尔夫球肘,做转动手部使双手以圆形托起物品的动作时疼痛。

2.手指屈肌紧绷,无法做握紧的动作,用剪刀剪物时疼痛。

3.尺侧腕屈肌的损伤将痛觉投射至腕的尺侧,注意腕尺侧的痛感可能来自尺侧腕屈肌或尺侧腕神肌,或同时来自于两者。

4.还能使手的根部和肘内侧疼痛。

5.当这块肌肉紧张时,它能压迫尺神经,导致抓握无力以及无名指和小指的烧灼感或麻木感。

位置与结构-指浅屈肌

位于前臂第1层诸机的深面,由前臂深层肌分化而来。

起点宽大,分两个头:—个是桡骨头,起自桡骨上1/2的掌侧面(即前臂前面深层各肌起点的上方);另一个是肱骨头,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2头在中间的腱弓处相互愈合。

功能

主要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骨间关节,并协助屈肘,屈腕。

神经:受正中神经( C7-T1)支配

供血:血供来自尺侧下副动脉(常与旋前圆肌支共干)、尺侧返动脉及直接起自尺动脉的分支。

症状-指浅屈肌

疼痛邮位:手心、3至5手指或手腕内侧疼痛

症状表现:

1.手部、手腕和手指疼痛,【板机指】(手指无法伸直),高尔夫球肘,做转动手部使双手以圆形托起物品的动作时疼痛。

2.手指屈肌紧缩,无去做握紧的动作,用剪刀剪物时疼痛。

3.前臂,手肘,手腕和手部疼痛,手指僵硬,抓物疼痛或无力,网球肘,掘物和转手时疼痛。

4.尺侧腕伸肌的损伤是腕和手的尺侧(小指的同侧)疼痛的最常见病因,感觉就像扭伤了腕部。

5.当你在标准键盘上打字时,你的腕部通常是朝尺侧翘起的,这要求尺侧伸肌保持收缩以维持手在适当的位置,新的、有角度的、根据人类工程学设计的键盘会使你的腕部变得更直一些并且尺侧伸肌也更容易做到。

6.大多数手工活动的使用必然会使腕部向尺侧翘起,结果,正常情况下,尺侧伸肌受到艰苦工作的支配,并且通常非常有力,但是会使它们过度劳累。这就让尺侧腕部疼痛成为一个信号,即你需要交换手的姿势以给尺侧伸肌一些缓解。

指深屈肌

位置与结构-指深屈肌

位于前臀内侧,指浅屈肌的尺侧腕屈肌的外侧,肌腹较大,呈梭形。起自旋前圆肌起点和肱肌止点之间的尺骨体上2/3的前面、前缘、内侧面和邻近的骨间膜,肌纤维向远侧移行于肌腱。此肌肌腱位于指浅屈肌腱的深面,经过腕管时与指浅屈肌腱包于同 个指总屈肌腱鞘内。经过手掌后分别进入指腱滑液鞘,穿过指浅屈肌的两脚之间,止于第2-5指的远节指骨底的掌侧面。

功能

此肌收缩时,屈第2~5指的远节指骨、手关节和腕关节。

神经:指深屈肌的桡侧半由正中神经支配,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至于各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多少,各占多少比例,因人而异,一般各占1/2,即正中神经支配至第2~3指的肌纤维,尺神经支配止于第4~5指的肌纤维。

供血:血供有尺侧下副动脉,骨间前动脉,骨间总动脉,尺动脉或尺侧返动脉等的分支。尺侧下副动脉的分支沿尺神经沟下行,至指深屈肌内侧半。

症状同指浅屈肌

拇长屈肌

位置与结构-拇长屈肌

为半羽状肌,位于前臂外侧,肱桡肌和指浅屈肌的深面,紧贴桡骨的前面,其内侧为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可视为指深屈肌的一部分,在人类有时发现该肌的某些纤维与指深屈肌相愈着。

起自桡骨前面中部(指浅屈肌起点和旋前方肌止点之间的区域)和邻近的骨间膜,有时有一小肌束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尺骨、肌纤维向远侧移行于长腱,通过腕管至手,在外侧为拇短屈肌浅头与内侧为拇短屈肌深头和拇收肌之间,进入拇指的骨纤维管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基底部的掌侧。在内侧腕管时包以拇长屈肌腱鞘。在拇指骨性纤维管内时,包以拇指腱滑液鞘,这2 个滑液鞘一般情况下彼此相通。

功能

此肌收缩时,主要是屈拇指各关节和协助屈腕。

神经:正中神经(C6~8)

供血:骨间总动脉或者骨间前动脉的分支

症状-拇长屈肌

疼痛部位:大鱼际靠近拇指根部疼痛

症状表现:

拇指末节的疼痛和触痛,它们会使你握笔写字时。甚至在没有疼痛时,感觉笨拙、无力或不灵活。它们在你弯曲拇指时。会引起末段拇指关节被锁住。拴住。或发出爆裂声。(弹响指,拇指长屈肌腱炎)。

旋前方肌

位置与结构-旋前方肌

位于前臂前面远侧1/4,居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的深面,直接紧贴桡尺骨远侧1/4的前面,为一个四方形的扁肌,肌纤维起自尺骨下I/4的前缘。肌束斜向外方,并微向下方止于桡骨下1/4的掌侧面及前缘。(按法:掌心向下,伸直前臂,手掌90度下垂,从内关穴按进去)

功能

此肌收缩时,使前臂旋前

神经:正中神经(C6~8)

血供:桡动脉,尺动脉,骨间后动脉及骨间前动脉的分支,其中骨间前动脉的分支是肌的主要血管。

疼痛部位:手腕和大拇指缘疼

症状表现:

1.疼痛集中于前臂和手部,小指的尺骨侧和中指手背恻。

2.旋前方肌的劳损发送痛觉至腕的拇指侧的很大一块区城。痛觉可能延伸至拇指基底部并向上至腕管内侧,旋前方肌的劳损能引起肌肉挤压正中神经,而结果导致的手部麻木会错误的归因于腕管综合征。

3.网球肘的主要元凶的之一。

写到这里我已经崩溃,现在是夜里1:32分,肚子都饿得不舒服了。

编辑:福建南安黄川琦

旋前圆肌

旋前圆肌综合症

由于正中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在前臂近侧受压后,产生的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障碍的症状。

应用解剖:

旋前圆肌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喙突,肌束向外上,止于桡骨中部1/3处旋前粗隆,具有使前臂旋前和屈肘的功能。(图1)

正中神经:由C6-T1在腋部发出,在臂前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内,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后,发出前骨间神经,支配下列肌肉:拇长屈肌,第1,2指深屈肌,旋前方肌以及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第1,2蚓状肌。(图2)

正中神经: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的旋前运动丧失,屈腕及外展力弱,屈腕时手向尺侧倾斜,拇指,食指和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萎缩塌陷,称为“猿手”。感觉障碍表现为手掌桡侧和手指掌面桡侧7/10的皮肤感觉丧失。(图3)

可能的病因有:

一,慢性劳损

二,急性扭伤,外伤

三,受天气的影响,受寒

四,肿瘤或囊肿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

(1)肘前部酸痛,并向桡侧三指放射,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者感觉异常。

(2)大鱼际肌力减弱、握力下降。手指不灵活,拇、示指捏力减弱,拇、示指对指时拇指的掌指关节、示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过屈,而远节指间关节过伸,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3)正中神经支配区麻木,烧灼感及感觉障碍。

(4)当前臂用力旋前,屈肘,被动旋后或握拳时症状加重。

正中神经受压:

1.腕掌屈试验(Phalen试验):双手背紧贴,手指下垂前臂于胸前呈一直线。如在1min内桡侧3个半手指麻痛为强阳性。3mim内麻痛为阳性。提示腕部正中神经卡压即腕管综合征。(图4)

2.腕背屈试验(Reverse Phalen征):双手伸指掌侧合拢,前臂于胸前呈直线。如在1min内桡侧3个半指麻痛为强阳性,3mim内麻痛为阳性。提示腕管综合征。(图5)

2.体征

(1)旋前圆肌触痛、发硬。

(2)   正中神经激发试验 旋前圆肌激发试验:屈肘、抗阻力下使前臂做旋前动作,肌力减弱者为阳性。指浅屈肌腱弓激发试验:中指抗阻力屈曲诱发桡侧3个半指麻木为阳性。肱二头肌腱膜激发试验:前臂屈肘120°,抗阻力旋前,诱发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变化为阳性。

检查

1.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受阻,伴相关肌肉纤维震颤。

2.X光可见上述局部骨性异常或软组织肿物阴影。

鉴别诊断

除需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以外,尚需与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鉴别。旋前圆肌综合征与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二者的主要相同点:腕部和前臂痛;大鱼际肌肌力减弱;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感觉异常。不同点:旋前圆肌综合征无夜间痛,腕部Tinels征阴性,腕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掌皮支区感觉减退。

处理的目的:改善旋前圆肌高张力状态,恢复肌肉弹性,解除神经受压状况。

推荐处理方法:

1.可以手法松解周围的软组织(图6)

2.针灸尺泽,曲池,手三里,孔最,列缺等穴位

3.通过"强筋松肌"的方法:操作者一手托患肘,另手握腕,屈肘同时内旋,外旋前臂各20次。每天2-3次。

注意事项:

1.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受寒。

2.训练方法:做前臂旋前屈伸和旋后屈伸各20次。每天2-3次。

关于旋前圆肌肌肉拉伤和旋前圆肌锻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newps.cn/post/be770b0f2dd0.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