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如何加强力量训练视频(搏击运动员力量训练)
今天给各位分享搏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搏击如何加强力量训练视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自由搏击运动员是如何训练的?
- 2、如何训练搏击爆发力
- 3、格斗搏击的简单训练方法
- 4、怎么增加拳击力量?
- 5、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 6、如何进行拳击力量训练
自由搏击运动员是如何训练的?
1,跑步是最根底也是最必要的增强体质和耐力的有用运动。从如今起,每天坚持跑步,故步自封,每天或一段时刻添加间隔。跑步除了增强耐力,还可以操练腿部力气。
2,跳绳,可以操练腿部力气及步法的活络,也可以操练人的耐力。利益多多。跳绳是泰拳手必修品种,可见其利益
3,撑拳俯卧撑,双拳撑地,疾速做俯卧撑。根据你的根底作方案,分组做,每组歇息一到三分钟,每组都要做到力竭,每三天或四天歇息一次。等你做的数量抵达必定程度,可做负重俯卧撑,或将脚部抬高四十至五十公分做斜下俯卧撑。
4,压腿,增强腿的柔耐性。正压腿,侧压腿都要做。要故步自封。每次在跑步及跳绳结束后压腿,不能再没有热身的情况下压。压腿之后要做放松运动,踢腿,甩腿,抖腿。此时被压腿要完全放松,但用力要适度,以减轻关节受力的冲击。压腿要坚持正确的姿势。不能急于求成。关于压腿的办法和办法就不赘述了,网上许多。
5,仰卧起坐。操练腰腹力气。腰腹没劲,全身力气就难以协作。这个每天都得做。
6,假定条件容许,挂沙袋习练拳法和腿法。
7,空击操练,对空操练很重要,必练。有条件对着镜子做,可以发现并纠正一些差错的动作。
8,控腿,每次压腿往后要操练控腿,不管抬多高,膝关节都不要曲折,哪怕是低一点,也要坚持正确的姿势。
9.有条件做单双杠运动,比方双杠双臂屈伸(操练胸大肌及臂力),单杠引体向上等。1,跑步是最根底也是最必要的增强体质和耐力的有用运动。从如今起,每天坚持跑步,故步自封,每天或一段时刻添加间隔。跑步除了增强耐力,还可以操练腿部力气。
2,跳绳,可以操练腿部力气及步法的活络,也可以操练人的耐力。利益多多。跳绳是泰拳手必修品种,可见其利益。
专栏
4分钟燃脂搏击塑造完美身材
作者:阿拉WE
¥99
0人已购
查看
3,撑拳俯卧撑,双拳撑地,疾速做俯卧撑。根据你的根底作方案,分组做,每组歇息一到三分钟,每组都要做到力竭,每三天或四天歇息一次。等你做的数量抵达必定程度,可做负重俯卧撑,或将脚部抬高四十至五十公分做斜下俯卧撑。
4,压腿,增强腿的柔耐性。正压腿,侧压腿都要做。要故步自封。每次在跑步及跳绳结束后压腿,不能再没有热身的情况下压。压腿之后要做放松运动,踢腿,甩腿,抖腿。此时被压腿要完全放松,但用力要适度,以减轻关节受力的冲击。压腿要坚持正确的姿势。不能急于求成。关于压腿的办法和办法就不赘述了,网上许多。
5,仰卧起坐。操练腰腹力气。腰腹没劲,全身力气就难以协作。这个每天都得做。
6,假定条件容许,挂沙袋习练拳法和腿法。
7,空击操练,对空操练很重要,必练。有条件对着镜子做,可以发现并纠正一些差错的动作。
8,控腿,每次压腿往后要操练控腿,不管抬多高,膝关节都不要曲折,哪怕是低一点,也要坚持正确的姿势。
9.有条件做单双杠运动,比方双杠双臂屈伸(操练胸大肌及臂力),单杠引体向上等
[img]如何训练搏击爆发力
如何训练搏击爆发力
对于格斗选手或者有练习格斗的朋友来说,都知道搏击爆发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训练搏击爆发力。
(一)大负荷训练法: 按照传统的力量训练理论,快速完成小负荷(最大负荷的75%以下)和中等负荷(最大负荷的75%-85%)的力量训练,是用于发展爆发力的常用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动作的爆发力。大负荷(85%-95%以上)训练导致动作速度缓慢,被强化的发展的是最大力量,而不是拳手的爆发力。由于许多教练及运动员等确信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因而导致(也算是误导)一些拳手在训练中放弃了大负荷力量训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二)大幅度训练法: 增加拳手练习动作的用力距离,在训练中可通过改进动作技术和发展其身体各部位关节的柔韧性来实现。但是一个好的力量训练计划必须要考虑到增加技术动作的加速距离,同时又要能提高技术动作的力量。凡是增加了动作幅度,又增加了动作幅度,又增加了肌肉力量的练习,其爆发力也会提高。
(三)递增训练法 :启用发展爆发力的训练手段,拳手应采用能使肌肉产生高强度快速收缩的练习手段。对于这些练习来说,动作的力量特徵和速度特徵的对此关系是极为典型的,即较大的力量表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完成专项技术动作时,其爆发力发挥的特点是要在足够高的水平上,同时表现出力量性和速度性的运动可能性。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需要兼顾练习负荷与练习速度这两个因素的发展。
以上就是搏击爆发力的训练了,其中超等长训练法也是搏击爆发力训练中比较有效果的一种。该种训练办法训练的是肌肉中的弹性,长期训练可以使肌肉的张力和收缩速度得到改变,进而强化搏击爆发力。当然了,不管是哪种办法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才会有效果。
;
格斗搏击的简单训练方法
格斗搏击的简单训练方法
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格斗搏击的简单训练方法,欢迎参考~
一、力量训练:主要是上肢、下肢、腰力的训练。
上肢的力量训练,用俯卧撑就可以了,有条件的可以用亚铃、杠铃训练,效果会更好,虽然上肢不是主要的格斗武器,但具备一定的格斗力量还是必须的,当然不用训练成举重运动员或大力士的水平。
下肢的力量训练,用深蹲或蛙跳,都可以空手或负重来训练,非常简单的,不多说的,主要是训练股四头肌的力量,股四的力量决定你在格斗中能不能踢出致命的一腿。
腰力的训练,可以用双手抓住一个固定的东西,然后一只手向前推,一只手向后拉,这样就可以训练到腰力了,但在格斗中你一般不会感觉到腰力的,虽然你的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腰力的参与下完成的。
此外还有腹肌力量的训练,膝法的运用离不开腹肌的参与,不过对于不是进行专业格斗训练的人来说腹肌力量的训练与否对膝法的运用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训练。
其他的肌肉训练,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训练,在些不多说了,与格斗有密切关系的我只主张这些。
二、柔韧性训练:主要是下肢的柔韧性。
训练的方法非常多,常规的压腿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也可以自己研究,出于格斗方面的实用的考虑,不要求非达到能够横叉或竖叉的地步,只要正踢的时候能够踢到和你一样高的人的头就可以了,毕竟不是要练习高踢表演或去演杂技嘛!
另外,柔韧性的训练贵在坚持,一般一个普通人用一到两个月时间就可以达到上面的目标。
三、稳定性:训练单腿站立及双腿站立的稳定性。
单腿站立不负重应该可以坚持15分钟,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要好好的练习一下了。
双腿站立可以通过和朋友角力或摔跤的方式一起练习,也可以自己研究方法来训练,训练方法没什么神秘的地方,都是人研究出来的,又不是造原子弹,哪来的那么多复杂神秘的东西。
四、基本的拳法:比较有用的是前手直拳和后手勾拳。
前手直拳的主要用处就是在格斗中控制对手,攻击的目标是对手的双眼中间的眉心处,而且是一直用手对着他,用腰力使直拳在很短的距离内向对手的双眼中间击打。
后手勾拳是杀伤力比较大的拳法,也是用腰力的带动击打对手的胃部或下巴,攻击的力量是比较大的,因为是用腰力的`带动向斜上方猛的击打,所以往往能够一击决定战斗的结果。
五、基本的腿法:低位的侧踹,低位的边腿,中高位的侧踢。
低位的侧踹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对手的膝关节,用脚底向膝关节部位猛力的蹬踹,这个腿法一般是在对手向前移动攻击你的上部的时机用,如果主动去踹对手,一般是很难得手的,对手都可以轻轻的抬腿就躲开你的攻击。
低位的边腿攻击目标和用法都与低位侧踹差不多,只是动作不一样而已,是用自己的小腿与足弓中间的大概部位(具体击打中,到底是哪里碰到攻击对象不一定)击打对手的膝关节,主要是接触对手膝关节弯的外部。
中高位的侧踢,这个“侧踢”和截拳道的侧踢不一样,截拳道中的侧踢其实就是“侧踹”,不过也很容易理解,今天格斗中的各种动作的的名称非常的混乱,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格斗术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侧踢(我觉得这个名称比较合乎这个动作,虽然有的格斗术中叫扫踢、有的叫横踢,有的叫……,但绝对不是边腿)就是把腿从地上抬起来用小腿直接的向对手的头部、上臂、肋部“砸”去,用的主要是股四头肌的力量,着力点在小腿,而不是脚,而且击打的力量也和边腿有很大的差距,边腿的力量是像鞭子一样的“抽”,而侧踢的力量是用小腿像一个大铁棒子一样“砸”,谁更有杀伤力?并且边腿是向外展之后向里“抽”,而侧踢是直接从地上抬起来腿就踢,走的路线也不一样,哪个更简捷,大家自己试试吧!
六、基本的膝法、肘法:
膝法和肘法是近身格斗非常有用的技术,而且动作比较简单,只是简单直接的顶、砸之类的用力方式,很容易学会,当对手向你冲来的时候,别忘了你还有一个硕大的膝盖,也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坚硬的肘尖!
;
怎么增加拳击力量?
就我多年的拳击训练经验来给你讲一讲怎么增加拳击力量这一问题,拳击的力量是来自周身肌肉协调发力作用的结果,完美的一个重击拳的力量传递 需要蹬地、转腰(髋)、转肩, 伸臂出拳扣腕动作,如果你已掌握拳击基本技术且明白我说的这个发力程序那就好办了,那我们该怎么去训练呢?
第一、腿部力量训练: 力由地起,腿部力量训练越来越被拳击训练重视,泰森说过“当我刚开始拳击训练的时候,库斯·达马托就要求我每周进行三次深蹲训练。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按要求练习。 在我击倒斯平克斯,击倒拉多克,击倒布鲁诺,在我所有击倒对手的比赛中,我都能感受到自己顺畅、发力出拳就像发射炮弹的感觉一样。如果没有大重量深蹲训练,我就会感觉到虚弱” 泰森的这段话里道出了腿部力量的重要性,除了深蹲外常见的方法还有:短跑、加速跑、 蛙跳(已不提倡使用)、负重半蹲、腿举凳、跳绳、负重提踵。(练腿时要注意安全, 带好护腰、护膝再进行练习特别是大重量的深蹲训练),有了强悍的腿部启动力量后,蹬地、拧腰带胯、转肩,最后就是一瞬间发出恐怖的拳击力量 。
第二、 腰部力量的训练: 经常说的腰马合一 ,道理就是腰和腿发力的关系 。 腰腹肌力量是每个拳击手的必练项目,常见的训练方法有:平板支撑,杠铃硬拉、划船、负重仰卧半起,悬垂举腿,仰卧凳、仰卧飞鸟、两头起、训练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是腹侧肌的锻炼,腹侧肌的具体训练方法有,仰卧半起左右侧方摸踵,侧仰卧起坐,不要忘了腹部的抗击打练习 ,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带。
第三 、上肢力量的训练: 上肢出拳用到的主要肌肉有肱三头肌,前锯肌,三角肌、前臂肌肉和腕部力量、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快速俯卧撑、双杠的臂屈伸、引体向上、力量绳,大锤砸轮胎,手拿铃片练曲腕动作、 卷腕器卷腕,轻杠铃曲腕,手持哑铃出拳练习。
第四、打沙袋训练: 打沙袋训练是磨炼拳击力量的重要手段,打沙袋训练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体校常用的三种:(1)30分钟不间歇打沙袋(2)2分钟一组打沙袋 ,休息1分钟, 共十组 (3)后手重拳30秒快速打沙袋,休息30秒,共十组。一周训练1–2次。
以上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大家阅评!
拳击,打的是爆发力,快打快收。想要拳重可以从以下因素着重训练。
1.放松,放松是获得爆发力的前提,很好的放松,使得肌肉更富有弹性,肌肉放松状态下初始长度更长。现代搏击的拳手98%以上的时间都放松,只是击中的一瞬间为之一紧。
2.绝对肌肉力量,就是你周身肌肉比较强壮,包括腿,腰,这才是力量的源泉,力量都来源于蹬地的力,手腕也要练好,否则承受不了自己的力量,容易泄劲。
3.要懂得发力,直线型的,弧线型的,力量如何从脚蹬地的力通过扭腰转胯,沿着脊柱向上传递至肩,肘手,不同的拳法,不同的发力。找到合理的间架结构。
4.要把自己体重的力量通过步法或者重心的移动渗透到拳法里。
5.增加协调性,让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做功,减少阻碍做功的肌纤维,增大发力效率。就要多练,同时要注意速度,要快。
6.穿透力,击中目标为之一紧,要把意放在目标后三寸的地方,让劲走进去,而不是仅仅作用于表面。
有些人天生力大 大多是靠练出来的 练还分 内家 外家。
增加拳击力量,首先是合理的技术,其次是提高速度、协调训练。
获取更大值的打击力量,是无数流派孜孜不倦研究的方向。仅从散打和拳击的理论来分析,首先是合理的技术,肌肉的工作轨迹是影响击打力量大小因素之一。以直拳为例; 左脚负责身体的重心支撑,右脚掌内扣、蹬地面,拧腰,把脚往前的力量尽快通过腰的拧动输送到肩膀,而同时腰也要下沉,稳固重心。肩要抖送往前,肩胛骨与肱骨要呈闭合状态,拳峰在最后接近目标时,要加速度,扣腕。牙咬住,吐气,闭气。肺闭气会使内脏撑满,内部也更加稳固。
有了合理的技术,接下来就是提高速度与协调的训练。
速度训练可以分为单一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还有神经调募肌纤维的能力量。
协调训练就是尽可能的多练习不同的动作,紧扣与此动作的相关的动作,如俯撑,拉力绳,起步,核心力量等等。
【怎么增加拳击力量?】
拳击是风靡全世界的竞技运动,极具攻击性和观赏性,1904年的第三届美国圣路易斯夏季奥运会上,就把拳击正式纳入比赛项目。很多练习者苦练步法、出拳、躲闪,技术练得不错,但忽视了力量的练习, “出拳快如电,拳拳都如棉”,“进退都如风,击中也如风”, 能打到点数,但无法做到重创、击倒、甚至KO对方,这是力量不够所致,下面我来谈谈怎么训练来增加拳击力量。
一、为什么出拳无力?
1.动作不对,不会发力,出拳不仅仅是上肢的力量,还要蹬地、拧腰、摆肩等,参与动作的肌肉群协调性还要好;
2.绝对力量差,平时忽视了绝对力量的练习;
3.缺乏动作练习,拳击运动训练就是不断地重复简单的动作, 无论刺拳、直拳、摆、勾拳都是重复练习了千百万次练出来的。
二、怎么解决出拳无力问题?
1. 掌握动作要领,拳击的发力要求动作线路短隐蔽、速度快, 从脚掌蹬地开始,通过腿部、胯腰、肩部、手臂等全身肌肉群的力量,最后通过拳锋打出来;
2. 增大力量训练,拳击运动员力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肌肉的强壮,必须通过刻苦训练爆发力增强,多做增加身体核心绝对力量的训练;。
3. 多做动作训练,对着镜子或让同伴监督, 多打空击, 掌握动作要领,做到动作标准、发力规范,发力技巧训练是拳击训练的重中之重,在训练中长时间、反复、高频度的磨炼发力技巧,肌肉会逐渐适应科学的发力方法,从而打出力量很大的重拳。
三、怎么科学训练拳击力量?
1. 腿腰力量训练: 每一次出拳,重击主要是大腿发力,腿部的绝对力量越大越好,击出的重拳都要通过腰部传递力量,做深蹲是提高腿腰力量的最佳方法,建议用最大重量做8组,每组6-8次;
2. 小腿力量训练: 拳手不想成为固定的击打目标,就要不停移动,小腿会一直呈紧张状态。出拳时小腿肌肉要保持良好的弹性,才能发力流畅。多练小腿耐力,关键是练习次数、频率。可以多做提踵练习,直接用深蹲的最大重量做5组,每组200次。
3. 肩部力量训练: 肩部主要负责出拳力量的传递和对抗时的抱架,主要训练肩部灵活性和耐力,多练侧平举和直立上拉,和小腿的训练方法一样,多次数、多频率,侧平举用不超过5磅的重量,每组100次,用不超过15磅的重量直立上拉做5组,每组100次。
4.小臂力量训练: 拳击手的小臂应该是“勾子”,需要训练的是耐力,小臂的最佳训练动作是哑铃腕屈伸,多次数、多频率,用不超过5磅的重量做6-8组,每组100次。
赛场上面对瞬息万变的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近的距离内,想击倒对手 ,必须有娴熟、多变的战术,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更要拥有强有力重击,以上拳击的主要发力部位多练练吧,祝你早点打出重击。
提高拳击力量:空击、打沙袋(软包)、力量锻炼、精神锻炼。
空击:拳击中的影子拳,对着自己的影子打拳,除了练习灵活步法外,更多是锻炼手臂发力的方法。掌握重拳打空后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如何蹬腿扭腰发力。
打沙袋:打沙袋是提高拳击力量的重要手段,打沙袋先单击,重点训练重拳。每次打沙袋以组为单位,计算时间,体会如何身体力量传到拳头打击沙袋。力量训练获得的力量要通过打沙袋运用出来,否则力量大只是蛮力。打沙袋是提高拳击爆发力、拳头硬度的重要手段。
打软包:用厚海绵做一挂墙软包。主要练习左右直拳,海绵柔软,开始打时会很别扭,慢慢就习惯。每次训练可采取全力打击练习2组,然后轻击练习,经过一段锻炼,你发觉打击力提高很快,从而信心倍增,要注意训练质量。
力量训练:拳击力量表面像是手臂的力量,其实力量主要来源身体中心:腰,胯,还有脚。所以力量锻炼要全身性练习,杠铃练习:平推、屈腕。平板卧推,硬拉。深蹲,箭步蹲。仰卧起坐,俯卧挺身。手持哑铃拳击模拟练习。
各种训练后都要自行用手 *** 各部肌肉,让肌肉放松。这样肌肉才不僵硬,有弹性。僵硬的肌肉是无法打出又快又重的拳的。
精神训练:每次训练完后,身体正坐,合眼。全身放松,精神放松。回想训练的各种拳击动作,在脑海重复练习。每次十分钟。平时也可练习。精神训练主要是放松身体和精神,加强拳击动作记忆。锻炼平心静息。在打斗能正常发挥技术水平。
一个好的拳击手必是力量,速度,时机距离的把握,三样俱备的高手。另外还须将快,准,狠三字要诀牢牢记住,这是克敌至胜的法宝。出拳速度和力量是相互的,有速度才有力量,没有强大爆发力的肌肉速度也出不来。
力量和发劲不是一个概念,出拳不是胳膊伸的越长越直力量越大,相反出拳最忌讳的就是臂直,存拳也就因此而生。另外单单拳头的力量加臂力是很小很轻的,即使打在人身上也只是让人疼一阵,不会让人受内伤。
拳击如何锻炼出拳力量
但是如果出拳的时候配合腰部的转动,就是俗称的腰力,重心脚蹬地,转腰出拳来形成一个整体力,将拳头弹出去,拳头相当于绳头,臂相当于绳子,不为出拳,像往外甩绳子一样,那么产生的力量是单单拳头力量的N倍。
一秒十拳如果真能打出来力量也很小,还没出手已经准备收拳了,击打梨球还差不多。力量和一秒几拳关系不大,一秒多次出拳是刺拳,是试探进攻用的,刺拳要求收回快,所以力量小,速度快。重拳需要力量和速度,比如勾拳和摆拳,后手重直拳,不需要说一秒几拳。
4个部位决定拳击手出拳力量
端正拳击姿势,姿势对了,出拳速度和力量自然就会上来,这点可以在网上看拳击练习视频。自己练习速度可以拿轻哑铃练习挥拳,或者击打梨球,练习节奏感及速度。练习力量最重要的是大腿,腰,背部肌肉,因为拳击主要力量来源是大腿及腰背。
下盘功夫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有力的下盘,才能保证出拳的力量。泰森曾经强调“强大的腿部力量才能保证出拳的力量”,腿部的力量经过扭腰动作的力量传导,到达背部、肩部,并通过手臂以及前臂的内侧旋转,才能将力量加速传递到拳头上,这样的出拳才是最有力的。对于胸肌的锻炼恰恰不是最重要的,因为:
拳头的力量绝对不是从胸肌发力开始的,只是辅助完成出拳的动作。你可以通过慢镜头观察拳击手出拳瞬间,肌肉的收紧状态,就能知道了。而且胸肌对于拳击中的防御也不是最重要的,相对攻击而言,防守也同样必不可少,所以说,追求击打力量,也必须锻炼抗击打的能力,也就是说,身体一些部位,需要着重锻炼,如:
①颈部
颈部需要的是绝对的肌肉。如果你的颈部很细,肌肉很少,当对手一拳打在你的头部,你的脑袋就会像速度球一样,疯狂的晃动,相信的你的大脑内部,也会像沸腾的开水一样。
②腹部
腹部要求的是绝对的肌肉和强度,对方的一记重拳打在你软软的腹部上,你的胃恐怕会翻江倒海,这时如果你吐不出来东西还好,如果吐出来,恐怕都是血了。
③三角肌
这部分肌肉需要的是绝对的耐力,你可以不用大重量,哪怕只是个5斤的小哑铃,你可以无数次的平举,直到你再也提不起胳膊。想想,在比赛中没有双臂对头部的防护会是什么情景,你的头仍然是对方练拳的速度球……
④小腿,这部分肌肉同三角肌要求一样---绝对的耐力,当小腿肌肉经过比赛前几个回合的无数次的前跃、平移、后退、急进、急退后,如果它的耐力消失了,你就变成了拳击台上一个“合格的人肉沙包”了。
多做俯卧撑,还要掌握发力方法,后手直拳要推铅球一样打出去,左勾拳要左脚用力蹬地由跨带腰带肩打出去。勾拳击腹部,脚用力腰使劲由后向前把拳打出去。就像泰森打下勾拳打别人下巴一样脚用力蹬地腰由下往上打出一拳。古代说的腰马合一用整劲就是全身力量打出去。
打拳依靠的是爆发力,而爆发力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前提的。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各部位的力量训练,打好基础。
打拳需要用到的是全身的力量,以下肢为主导,腰腹为承接,上肢为执行。对各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
下肢:力量训练可以借助固定器械做各种腿部训练,杠铃负重做浅蹲,大重量的硬拉。腿部是支撑身体的,因此在全身性的训练中也能很好地练到,例如:深蹲,蛙跳,折返跑,农夫走等等。因为这些动作并不只是针对腿部力量,所以在训练时应该另外安排,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腰腹:仰卧起坐。这个动作主要得当,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是训练体能的有效手段。还有空中单车、仰卧举腿、端腹、悬垂举腿、站姿扭腰(这个动作需要保持下肢完全不动才有效)、站立侧弯腰等。腰腹作为人体核心,在维持人体协调性和稳定性中也至关重要。
上肢:弯举、推举,这两个动作是最简洁实用的。提拉、后拉、俯身平举、耸肩等。上肢不只是手臂,是腰腹以上的所有部位。这些动作可以变换角度方向以寻求最佳效果。
在有了一定的力量基础之后,便可以开始速度训练了。这需要锻炼肌肉快速收缩能力和神经敏感度。空击,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出拳。收腹跳、原地提踵抬腿、快速的闪躲摇摆训练。还有就是用非常小的重量去快速地做一些力量训练动作。
在这些之后,就是直接的爆发力训练了。例如高抓、高翻,有能力的可以抓举、挺举,还有冲刺跑。原地的爆发力训练是需要负重的,重量大概就是自身最大力量的百分之六十,当然,最终还是要根据训练时的自身情况来定。
提高拳击力量也需要分整体的力量训练和局部的力量训练,空击练习很重要,养成良好习惯,动力定型,力量训练可用杠铃片做整体的拧转训练,俯卧撑,手握小哑铃空击,打重型沙袋等等。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对于爱好拳击的朋友来说,仅仅每周几次的正规健身房力量训练是不够的,拳击运动有其独特的力量需求,需要特殊的训练方法。那么,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1
颈部训练
为了增强抗击打能力,让脆弱的颈部能够抵抗头部遭受的重击,拳击爱好者应该把颈部训练作为主要内容之一。
桥练习:仰卧在垫子上,头顶和双脚接触地面,臀部z起,身体反弓形成桥。初学者练习时,双手可以支撑地面,幅度要小。经常练习的拳手可以将双手合十放于胸前,进行前后移动,幅度要大,使颈部肌肉收缩或伸展。一组20次,做4组,每周练习2~3次。
腰腹部训练
腰部是力量的桥梁,它把大腿的力量传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产生很大的力量,其产生的力量虽比大腿小,但使用率更高。职业拳手的每一拳都应该充分借助腰部的力量。
掷沙包训练:使用20-30公斤的沙包,离墙面3-5米远,双手握住沙包放于身体右侧,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形成弓箭步,后脚掌发力,双手抡起沙包向前扔出,捡回沙包,放于身体左侧,右脚向前迈一大步,用相同方法扔出沙包。每组左右各做10次,做2?4组,初学者可以适当减少。注意体会腰背部发力的感觉。
速度训练
单纯的力量练习是不够的,尤其对竞技运动来说——需要更大的爆发力,更有速度的力量。
站立平推:杠铃放在锁骨上,双手手掌向上握住杠铃杆,双脚发力的同时迅速平推出杠铃,直到手臂伸直,然后手心向下,快速收回到原处。此方法主要练习爆发力。初学者用杠铃杆练习,次数和重量因人而异。
大腿训练
腿部训练是拳手力量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迈克·泰森每周有6天练习深蹲,每天20组,他说:“深蹲能大幅度提高重拳力度,增强连续出拳的能力,对进攻方面的一切能力都有帮助。它就像罗马武士的剑,虽然你在拳台上看不到它,但每次进攻中都有它的影子。”乔·路易斯每天练习深蹲15组。乔治·福尔曼给自己确定的深蹲训练标准是“直到站不起来”。
深蹲练习:要坚持重量大次数少,对于一般运动员,每组使用1~6RM的重量,一周训练3~4,每次4~6组。
拳击手的周训练计划
星期一:跑步3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4回合、沙包练习6回合、流星球练习4回合、速度球练习4回合、跳绳4组,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二:准备活动,跳绳4组、空击练习10回合、流星球练习4回合、速度球练习4回合,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三:变速跑3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2回合、沙包练习12回合,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四:准备活动,空击练习4回合、手靶练习10回合、流星球练习2回合、速度球练习2回合,放松伸展。
星期五:跑步2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4回合、沙包练习4回合、手靶练习6回合、流星球练习2回合、速度练习2回合、跳绳2组,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六:跑步5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2回合、对打练习8回合、速度球练习2回合,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日:全天休息。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2
1、深蹲
提高核心力量的最佳动作。由于练习时整个上身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也能练习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这对于拳击手也是极为重要的。练习时从深蹲架上扛起杠铃,把杠铃压在颈后斜方肌上,然后屈膝下蹲,直到大腿后侧接触小腿后伸膝站起。整个过程中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成30度,上体保持直立。
2、半蹲
模拟拳击发力最有效的.动作。拳击发力时都是适度屈膝,与半蹲相似。但半蹲提高核心力量的效果有限,主要是将深蹲练习的核心力量转化为重拳专项力量。半蹲动作与深蹲相似,但下蹲到大腿与地面水平就伸膝站起。
3、腿举
提高核心力量的有效动作。因为不受上肢负重能力的限制,提高极限力量的作用比深蹲还好。但它不能直接提高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练习时坐在腿举机上,将座位调整到坐好后大腿紧贴胸部,然后伸膝将踏板向斜上方蹬起,直到双腿伸直后屈膝还原。
4、前蹲
训练时对上身的压力更大,因此对提高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效果更好,但提高核心力量的效果较差。练习时双臂交叉,将杠铃固定在胸前肩上,其余动作与深蹲相似。
5、坐蹲
动作与半蹲相似,但强度较小。练习时身后放一把坚固的圆凳,下蹲时蹲至坐到圆凳上,然后伸膝站起。
6、箭步蹲
扛起杠铃后,一侧腿向前伸出,然后屈膝下蹲成弓箭步,重心落在伸出腿上。
7、腿屈伸
坐在腿屈伸器上,用双脚构住支撑板,用力将小腿向上抬起,直到双腿伸直。整个过程中大腿保持静止。
8、仰卧起坐
头朝下斜躺在仰卧起坐斜板上,双脚勾住支撑板。双臂在胸前抱住杠铃片,然后用力将上体向上弯起,直到上体与双腿垂直。整个过程中大腿保持静止。
9、仰卧举腿
头朝上斜躺在仰卧起坐斜板上,双手勾住支撑板。将杠铃片绑在双腿上,用力向上抬起双腿,直到上体与双腿垂直。整个过程中上体保持静止,大小腿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3
1、拳击的力量训练是为专项训练服务的,更应该突出重点。因此,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集中在价值最高的核心力量项目上,尽量减少训练项目。
2、力量训练的“每组做8~12次”指的是使用每组最多只能做8~12次的重量,称为8~12RM。这个重量是发达肌肉最有效的重量范围。但作为增大绝对力量,应该使用更大的重量,即1~4RM。
3、拳击的技术通过上肢运动表现出来,但这和发力是两回事。通过各种拳法的发力分析可以看出,核心力量才是拳击发力的关键。重拳击打时主要依靠伸膝蹬地发力,经过转髋传递到肩臂。如果刻意增大上肢力量,反而会破坏重拳的“发力链条”。因此,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以核心力量项目,如深蹲、腿举为主。
4、力量训练要求逐渐增大强度。也就是说,训练的组数、重量都要不断提高。刚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时组数不应太多,以免过度疲劳,影响其他训练。例如每次训练安排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做4~5组。随着力量的增长,组数应该逐渐增加。例如泰森每次训练要完成深蹲、腿举各20组。
5、每次力量训练开始后要先用轻重量热身,使肌肉逐渐适应。热身组可以采用15~20RM的小重量。做正式组时,由于重量较大,要集中精力,并安排助手保护。每组间的休息时间,以肌肉能够消除短期疲劳为标准,一般在20秒~120秒之间。每次训练至少要安排一组冲击极限重量。冲击极限重量前的各组不需要完成极限次数,以便为冲击极限重量保持体力,如4RM的重量可以完成2~3次。冲击极限重量后的各组要完成极限次数,以提高训练强度。
6、我们既不能逃避力量训练,也不能盲目的进行力量训练。
7、提高重拳力度有两个步骤,首先要通过力量训练增大基础力量,然后还要通过重沙袋训练将基础力量转化为在重拳力量。大多数拳手只重视了第2个环节,但是没有强大的基础力量,即使把基础力量100%转化成重拳力量,也成不了拳王。
8、大腿和臀部是全集的主要发力部位,力量是这个部位的唯一要求。有力的大腿意味着有力的重拳。肩部和小腿小腿是全集使用最频繁的部位,因为总要保持拳架,不断出拳和移动。这两个部位的训练标准是耐力。而腹部和前臂,前者要经常承受击打,后者要不断承受出拳的反作用力,因此要求有发达的肌肉。其他部位对拳击的贡献比较小,按照前面的第四条原则,在训练中可以忽略。值得注意的是腰部。它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主动发力的部位,而是个传力的部位。因此不应该对它进行过多的训练,以免混淆发力时的顺序。另外力量训练腰部垂直发力方式和拳击要求的水平发力方式也不相符。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4
一、上肢肌肉里力量的练习方法
上肢肌肉群在拳击运动中的力量发挥占最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上臂肌、肩带肌、前臂肌和手肌,主要练习爆发力和支撑力,运动员在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时要重视各部位的力量练习,特别是小肌肉群力量的练习。
练习1:颈后弯举。最大重量为40%-70%负荷强度,每组8-15次,练习3-6组,间歇1-2分钟,练习速度要按照训练目标决定。
练习2:连续挺举。以25-50kg的杠铃为负荷重量,每组15-20次练习3-6组,间歇1-2分钟,要求以最快速度完成。
练习3:抓举。以50%-80%负荷强度,每组8-12次,练习3-6组,间歇1-3分钟,要求动作连贯、迅速、干脆。
练习4:提拉杠铃至肩高。以30%-50%额负荷强度,每组做10-30次,练习4-6组,间歇1-2 分钟,以中等速度完成。
练习5:站立、坐,双手头后执杠铃推举。以30%-60%的最大负荷强度,每组做10-30次,练习3-6组,间歇2-3分钟,要求中等速度完成。
如何进行拳击力量训练
1.俯卧撑:具体方法不多介绍,可以用拳或掌撑地,但不必用十指撑地。双拳或双掌的间距越大越费力。俯卧撑的训练效果和卧推杠铃相当。力量大者,可以练习单手俯卧撑,或在背上放置杠铃片等重物再练习。
2.蛙跳:主要练习大腿和小腿的爆发力,其作用类似于负重深蹲。
器械力量训练
1.手腕屈伸:练习者半蹲或全蹲,双手反握杠铃杆,然后小臂用力上翻,将杠铃杆托起。
作用:此法主要增强手腕和小臂的力量。在搏击中,小臂的力量直接影响拳手的出拳力量。
要点:前臂尽量贴在大腿上,肘部不要上抬。手腕屈伸时幅度要大,速度不用太快。
2.平推:身体直立,双手正握杠铃片,将杠铃片放在胸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用力平推出去,双臂伸直后再回收。用最快的速度反复练习。做完平推练习后,屈臂将双手放在胸前,然后做快速直拳空击练习,将刚才推杠铃杆 *** 肌肉产生的力量转化为直拳中的速度和力量。
总结:搏击运动员力量训练和搏击如何加强力量训练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支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