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运动损伤措施(预防运动创伤)
今天给各位分享预防运动创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预防运动损伤措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防止运动受伤
- 2、预防运动员损伤的方法
- 3、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 4、如何预防运动带来的损伤
- 5、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如何防止运动受伤
如何防止运动受伤
如何防止运动受伤,很多人都会做一些适当的锻炼来保证身体健康,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散步是最简单的运动了,运动可以降低身体的血糖,和我一起看看如何防止运动受伤,知识。
如何防止运动受伤1
1、热身运动
在身体还没有充分伸展开时运动,力量不够,身体协调性差,容易出现拉伤扭伤的情况,还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动作过猛,伤及脚踝、膝盖或腰部。
1从头至脚全身热身,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也要进行充分的活动。还可借助跑步机、健身车等进行较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2进行局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针对性活动。比如当日主要练肩,那就要对肩部进行针对性的热身,如用高位拉力器做颈前或颈后下拉,前、后各做1至2组,用轻重量,每组做15次。
3热身时间不宜太短或太长,太短热身不充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太长体力过早消耗,影响正式锻炼。一般以10分钟为宜,冬季可稍长些,约15分钟。
2、运动保护
1要选择适合的运动场地,穿着好运动装备,并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动作。如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动动作,不可以直臂撑地,以免造成骨折。
2根据年龄和自身状况选择运动方式。50岁以上的人群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如果心肺功能不好,盲目加大运动量,会造成心脏负荷过大。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不适宜练习仰卧起坐运动。
3最好多种运动方式交叉进行。多一些运动方式的选择,既可以培养更多的运动兴趣,又可以避免肌肉的劳损。如果非常喜欢进行剧烈运动,最好请专业的运动员或者健身教练进行指导,规范动作,减少损伤。
4及时清扫场地中的石块、树枝、铁钉、玻璃等杂物。
5夏季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湿度,以免尘土飞扬,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修整场地。冬季要及时清扫场内积雪,避免冻结滑倒人造成伤害事故。
6要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身上不能佩带徽章,口袋内不得装钢笔、小刀、钥匙等尖硬物品,不得穿牛仔裤。
7运动器材要检查和安全放置。
跳高架应安放牢固,以免倒下砸伤学生,海绵垫应有足够厚度,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再盖一块小垫子。
跳远助跑道应平坦结实,起跳板与地面齐平,沙坑应深翻并随时耙平,细沙要松净,不带碎石、玻璃等其他杂物,铁锹和平沙耙用后应及时放到沙坑外。
投掷助跑道也应平坦结实,而器械落地区则应松软,以免器械落地时弹起伤人,一个投掷场地不能同时进行几种投掷,更不能对掷,投掷区内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当器械落地后拾器械的同学才能进入场地。
8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在运动量安排上也要因人而宜、循序渐进,以防超负荷的运动损伤。
9在高温炎热的季节,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适当多安排休息时间,运动时宜选择阴凉通风的场所,以防中暑等。
3、整理放松
整理放松能使人体从运动状态平稳地回到安静状态,有利于偿还“氧债”,加速乳酸等废物的排除,快速消除疲劳,促进肌体恢复。许多健身者不重视整理放松运动,练完就走人,虽然当时没有什么不适征兆,但第二天或下次锻炼时就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等症状。
1慢跑5至10分钟能全面促进肌体恢复。
2练完大腿骑5至10分钟阻力较小的健身车,既能缓解大腿肌的紧张状态,又能恢复肌肉弹性。
3反方向拉伸练习,适当安排与训练部位方向相反的肌肉拉长和伸展练习,对加速肌体恢复和预防运动损伤大有裨益。譬如,肩、腰部练习结束时,做单杠悬垂、提膝或前后摆动等放松练习,可迅速减轻肩腰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压力和酸痛,促进肌体恢复。
如何防止运动受伤2
1、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健身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准备活动不但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且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在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健身训练,身体的机能可以在20~30秒内发挥出较大的工作效率,而内脏器官则在2~3分钟才能发挥较大的工作能力。
2、注意运动间歇的放松。在看一些健身方案或者指导的时候,你一定会注意到各个动作之间都会说休息xx秒(一般是几十秒或者几分钟不等),别忽略这小段的间歇休息时间。在健身运动中,这小小的休息能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损伤。
3、健身锻炼后要注意放松活动。健身锻炼后通过拉伸放松方法使得体温,心率、呼吸、肌肉的应激反映恢复到锻炼前的正常水平。这种锻炼后的恢复与锻炼前的热身运动同等的重要,对于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有意义的。根据不同的健身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可以防止锻炼后出现的肌肉紧张充血,恢复更快。
读完上述内容,大家应该都学习到了一些防止运动受伤的措施,这样以后在做任何运动时都要加强注意,最好是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以便能够达到安全科学运动的目的。但是如果出现受伤情况,就一定要及时进行医学方面的处理。
[img]预防运动员损伤的方法
预防运动员损伤的方法
1、预防运动员损伤的方法之准备活动要充分
不少运动员受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特别是在这种天气转凉的阶段,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地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运动时的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既要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关节的活动。
2、预防运动员损伤的方法之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且过重而引起运动伤。例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易引起髌骨损伤。因此,在训练中应避免单调片面的训练方法,可以学习身体多个部位的不同锻炼方法。在训练中,要注意间歇休息,它能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损伤。
3、预防运动员损伤的方法之有保护意识
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重视运动损伤。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适时适量运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较多的常见的医学常识。
运动员经常受伤的原因
1、单一重复,积劳成疾
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职业运动运来说,单一部位的重复动作,极易造成局部过度疲劳,并最终引发伤病,这也是一种积劳成疾的必然过程。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2、带伤上阵,延误治疗
如果说积劳成疾是所有职业运动员的通病,那么坚持带病上阵则是中国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伤病高发的特殊原因。坚持的一种品质,历来都是中国运动队最被提倡的优点之一。
苦练与好成绩之间,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坚强的意志品质,也只是取得成绩的条件之一。以伤病作为代价,在训练中盲目追求高难度,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的损伤。
运动员饮食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营养素。在运动员耗供平衡的前提下,应合理安排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食物中的比例。以热量的摄取为例,一般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脂肪占总热量的3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左右较为适宜。蛋白质的摄取也应根据不同运动条件,合理安排动、植物蛋白的摄入。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其他营养素的摄取也应如此。
2、注意热量的平衡。由于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消耗能量较多,只有给予及时补充,才能满足他们的正常需要和保护充沛的运动能力及必要的能量贮备。然而过多的热量可导致体脂肪增多、身体发胖、运动能力降低。所以,运动员的饮食安排一定要合理,要因人并因项目而异。
3、注意热源质的合理比例。运动员的热源质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要少。对大多数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来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应为1:1:4;耐力项目的比例则应为1:1:7,一定要做到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
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不注意,或者是运动过量,就会导致运动损伤,那么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1、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之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要注意加强防损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系统的劳损,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了减少这些损伤,教师、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之准备活动要充分
不少运动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特别是在这种天气转凉的阶段,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地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运动时的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4、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之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的内容和强度。如果你是不经常运动(因沉迷于学习)的童鞋,千万不能一上场就立刻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因为这时你的肌肉和关节因长期没有进行活动而十分脆弱更易发生运动损伤。
5、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之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且过重而引起运动伤。例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易引起髌骨损伤。因此,在训练中应避免单调片面的训练方法,可以学习身体多个部位的不同锻炼方法。
运动损伤如何急救
1、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止血、止痛、减轻局部肿胀。常用于闭合性组织损伤。
2、抬高伤肢法:抬高伤肢,可使伤肢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以达到减少出血作用。
3、压迫法: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纱巾压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压出血动脉近心端搏动的血管处,如能压在相应的骨头上更好,以阻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
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孔,压住食道管,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住鼻子的手放开,如此反复进行。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复呼吸为止。
5、胸外心脏按压"使伤者仰卧,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将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借助于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奏地向下施压,将胸壁下压3-4cm,然后迅速地将手松开,胸壁自然弹回,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以60-80次的节律进行,直到恢复心脏跳动为止。
运动损伤的鉴别
1、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2、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3、运动疲劳: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如何预防运动带来的损伤
如何预防运动带来的损伤
如何预防运动带来的损伤,运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补充水分,运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以下分享如何预防运动带来的损伤有什么好处。
如何预防运动带来的损伤1
预防损伤的几个主要方法:
1、热身运动:走、踏步、分并跳、伸展等,尽量将身体各关节活动开,切勿赛前只顾跟啦啦队MM乱抛媚眼。
2、护腕、护膝,护踝等是必要的
3、10%增加的原则,一周内不要增加频率、强度、持续时间过10%,循序渐进。
4、保持有氧运动和无有氧运动的锻炼均衡。同时参加一些力量和柔韧练习防止受伤。
5、你的身体需要时间去恢复,锻炼但不使身体受伤。
6、运动前不要空腹、运动的前中后要饮足够的水。
7、参加不同的训练如:交叉训练锻炼不同的肌肉群
8、应学会摔倒时的各种自我保护方法,如落地时用适当的滚翻动作以缓冲外力等。
自行车原本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但是经常减肥的人发现,自行车也可以代替工具来减肥。那么骑自行车能减肥吗?骑自行车多久能减肥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骑自行车减肥方法的相关知识。
虽然我们知道,只要愿意,任何运动,任何道具都是可以作为减肥的工具的,但是骑自行车真的能减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骑自行车能减肥吗?
踩自行车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鲜空气,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周期性的有氧运动,能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着的减肥效果。
骑自行车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
骑自行车减肥注意事项:
1、骑自行车的.目的如果是减肥的话,那就不妨选择小齿轮,以增加转动次数,以每分钟转动60—65次为目标。
2、自行车减肥法的最大诀窍是长时间骑车,所以刚开始骑车的时候不要过于拼命,否则会造成臀部酸痛、疲劳。
3、骑车减肥要慢慢来,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骑车时间,每次用中等速度骑40分钟至1小时,就可以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
4、车座要柔软且高度适中,这样才能最大地减轻臀部所受的压力。
5、骑车时上体稍前倾,头不要过多前探,腰部稍弯曲,两肩放松,两臂伸直,不驼背,不塌腰,蹬车时,腿要直。
6、在人群较密集的地方,速度不可太快,以防止碰撞跌倒。
7、很多人觉得选择平坦的道路不如崎岖的路好,但是激烈的运动只会燃烧糖分,并不能燃烧脂肪,所以初学骑车者,可选择较为平坦的路面。熟练后,可选择有一定坡度的道路,以增强热量的消耗,更好地达到减肥的目的。
8、女同志骑车,车把位置应比男同志略高,以保持上身平直,使身体重心放在坐骨部位,减轻手臂的负担。这种体姿还利于平稳行车。
9、骑车前要检查车况,如刹车、车铃、轮胎等,防止运动中的意外。
10、遇有雨雾冰雪天气,暂停骑车锻炼,可选择其他方法。
11、若骑车时出现心慌、气闷、头昏等不适时,要及时下车休息,必要时须去医院检查诊疗。
如何预防运动带来的损伤2
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 *** 、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 *** 、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心力憔悴
表现: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预防:教练或练习者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
处理:离开热的地方,宽衣、湿衣。清醒后给他慢喝些水、注意观察,病人当天不要多运动。
通过以上介绍,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在预防的时候按照以上方法最佳,不过要注意的是,对这些方法在使用的时候,也是要得当,这样对预防运动损伤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使得不会伤害到自身。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损伤的防范主要包括7个方面:
1、选择适宜的运动、合理制定运动方案。
2、运动时穿着适宜运动的衣物鞋袜。
3、注意运动场所和器械的安全使用。
4、运动前充分热身,并进行动态拉伸。
5、运动中应按要求进行,尽量做到动作规范,有危险的运动或易摔倒的应注意运动保护。
6、运动后进行整理运动,应包括静态拉伸动作。
7、疾病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依嘱进行体育活动,例如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宜每天或隔天运动,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头部朝下的运动等。
意义:
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推荐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及中等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日常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运动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更健康,需要防范运动风险及运动损伤。各个年龄段的人、各种健康状况的人都应根据各自适应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去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例如运动种类、运动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等。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预防运动损伤注意7点
预防运动创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预防运动损伤措施、预防运动创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最新评论